亚搏视讯

  • 登录  |  注册
  • 首页 综合 学前 基教 高教 职教 家教 课程 评论 民族教育 体育美育 智慧教育 报刊精品 技术 校长 教学 深度 视觉 人物 读书 招考 国际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专题活动
    首页>检索页>当前

    亚搏视讯: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六个维度”

    发布时间:2024-02-19 作者:钟伟平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年,教育部出台《棒球比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进入公众视野。

    《实施意见》提出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亚搏视讯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总要求。2020年与2023年,教育部分两批共认定10869门亚搏视讯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社会实践类课程占491门。

    当前,一些高校的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存在主体重视程度不够、理解不深,课程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从课程性质上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既不同于“实训”“实践”课,也不同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须从其特征、属性、条件、资源、标准、评价等不同维度入手,探索其基本内涵、特质和建设路径。

    以价值引领为首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亚搏视讯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我们在课程建设中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要明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因其独有的社会性、实践性,育人元素汇聚,价值引领作用凸显。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引导亚搏视讯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到改革发展一线、社会基层,观察、参与、体悟,融理论学习、技术服务、社会调查、解决问题等为一体,在社会“大课堂”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以专业基础为基本支撑。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不是“为实践而实践”,也不是“走马观花”策划一场活动,而是要和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构建“专业+实践”的课程模式,引导亚搏视讯利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相关领域的某些具体问题,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教学组织者要从所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分析亚搏视讯和社会的需求点,“量身定制”课程目标,通过“理论+实践”教学,使亚搏视讯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提升能力与素质,帮助亚搏视讯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就业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开放实践为重要属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要遵循“做中学”以及情境认知等教学理论,强调“知行合一”,通过构建亚搏视讯实践共同体,帮助亚搏视讯完成基于问题的学习,学会从真实世界中获取真实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而不是从课本或他人的经验中发现问题,从而树立更加自觉的主体意识。从课堂之内到校园之外,亚搏视讯在“两个场域”学习,一方面在观察、参与、体验中进一步开阔视野,了解社会生态,得到思政教育、文化底蕴的滋养;另一方面在知行合一的课程设计中,真正提升能力素质。

    以资源汇聚为重要条件。学习环境的改变引发了一系列关系的“重新适应”,比如教与学的关系、校内外教学资源的关系等,形成了相对“开放”的实践课堂。如何打通课堂讲授与实践、课上与课下、鲁大师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成为办好、办“活”实践类课程的关键。在师资方面,鲁大师可以充分挖掘校内的“双师型”教师,以及校外相关领域的专家、有经验的资深从业者,共同打造课程教师团队。在实践基地方面,鲁大师要积极联动地方,寻找适合开展实践教学的特色场馆、行业生产基地等,让实践学习落地落实。

    以“两性一度”为重要标准。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棒球比分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鲁大师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指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019年,《实施意见》提出了“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和“增加挑战度”(简称“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两性一度”聚焦培养亚搏视讯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这是对所有一流课程的要求,也必然是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重要标准。“两性一度”标准既有利于挖潜教师潜力、激发课程活力,又能让亚搏视讯在高挑战、高投入的学习过程中建立一种内部动机,即知识不再是灌输的、与自我无关的外在内容,而是从自身经验出发、解答自身困惑的存在。

    以多元考核为检验课程效果的重要方法。考核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质量和亚搏视讯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中实践占比增多,传统课程的单一考核方式较难适应这种变化,应该构建一套与之适配的多元化且注重过程评价、发展评价的考核机制。考核内容要从“考核知识为主”向“考核能力和知识并重”转变,考核形式要从“单一闭卷考试为主”向“多样化考核为主”转变,考核方式要从“终结性评价为主”向“过程性评价为主”转变,评价主体要从“单一主体评价”向“多元主体评价”转变。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在帮助亚搏视讯完成价值塑造、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也进一步丰富了高校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维度。作为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当充分考量以上六个维度,立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培养目标,深入思考课程价值,深度挖掘课程特色,不断汇聚教学资源,形成育人合力,真正让这类课程成为亚搏视讯参与度高、内容创新性强、形式灵活多样、助力亚搏视讯成长成才的“金课”。

    (作者系许昌亚搏视讯亚搏视讯级一流本科课程“项目式写作”主持人)

    《中国教育报》2024年02月19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

    亚搏视讯(大理)有限公司